心中有爱 悦纳自我——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堂生动的室外心理课
2023-03-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简宾 彭晓 访问量:
3月14日,一堂别开生面的绘画心理课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面进行。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彭晓老师带着绘画心理分析2班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学校的土地,发现校园的奇观美景,走近真实的树木群中,直观的观察树干,树冠,树枝,树根,树叶和树疤,学习树木画的分析,提高认知能力,激发了大家的浓厚兴趣。
"树在绘画心理分析中有特定的三个含义:代表潜意识的自我;代表学业或者事业;代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画者的能量和能力的状态以及情绪的通道状况通常是从树干开始,接着是树冠、树枝、树叶和果实......"彭晓老师一开始便直入课程主题,从树木画的分析顺序开始讲到作画的细节与表现情绪的关系,讲解专业又生动,同学们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了丰富多彩的情绪——快乐、悲伤、害怕、发怒以及厌恶等等,学会了通过画画感受到情绪的魅力。
"同学们与这些生机盎然茁壮成长的树深深的链接,你们也会像它们一样,不畏艰险,倔强生长,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遮风挡雨,做最好的自己,成为一个个有用之才!"90分钟的心理课有体验、有分享、有践行,通过此次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同学们也体验到关爱自我的真谛和力量,享受到其中的快乐。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鼓励专兼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方面的选修课,全面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其中,彭晓老师连续多年开设了《心理催眠在生活中的运用》和《绘画心理分析与个人成长》的选修课,易娟老师开设了《社会心理学》的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芳在参加素质教研室会议中强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组织心理教研室的老师们推进一系列心理健康工作,共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