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给出了生动答案——以党建引领育人根本,依托教育部农机装备领域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项目,以“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师资、金基地”五大要素为核心驱动,在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中系统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契合产业发展需求、富有职教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筑牢立德树人根基
“要让党建成为专业建设的‘红色引擎’,让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学院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构建“党建 + 业务” 双融双促机制。专业教师团队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融入课堂教学、项目实践与社会服务;在实训车间,教师党员带头示范操作智能农机设备,用“手把手教学+心贴心育人” 的方式,引导学生既练精湛技艺,又树职业理想;在乡村振兴一线,党员师生组建技术服务小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检修、技术指导,让学生在服务农业生产实践中深化“学农为农” 的价值认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湖南农机产业学院院长、湖南湘鹿农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军为学生授课
“五金”建设协同发力,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面对农业装备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的产业趋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以“五金”建设为抓手,系统化重构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让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 “无缝衔接”。
优化“金专业”布局:紧跟技术前沿,将人才培养目标从传统的操作维修拓展至智能装备应用、智慧农场运维、技术推广管理等复合型能力,确保专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深化“金课程”改革: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依托已建成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省级核心课程,广泛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开发“金教材”资源: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开发了多本国家级规划教材和融入前沿技术的数字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
锻造“金师资”团队: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了一支由产业领军人才引领、“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为高质量教学提供坚实保障。
共建“金基地”平台:集校内实训中心与3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之力,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其中两个基地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情境和宝贵的实践机会。

现代农业装备科研服务团在畅通禽业有限公司开展蛋鸡巡检科技服务
建设成效显著,职教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五金” 建设的扎实推进,让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综合素质显著增强,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5项;毕业生以扎实的技能和优良的素养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擎锋农装”专业品牌获得社会与媒体广泛关注,荣获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此外,专业师生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赴非洲多国开展技术援教,为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走出去”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五金”内涵建设,致力于培养更多心怀乡土、技艺精湛的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高技能人才,为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保障国家农业粮食安全贡献更大的职教力量。
新闻链接:http://tzpy.1xxmt.com/article/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