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以青春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傅爱斌上思政课

2023-03-17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先君 访问量:

分享到:

       "100多年的非凡奋斗历程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3月15日上午,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傅爱斌走进知新楼111报告厅,以"走好中国现代化之路"为主题,为经济贸易学院会计22380/22381班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堂启智润心的思政课

课堂伊始,傅爱斌率先设疑——“‘现代化’等于‘西方化’吗?",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成功开启课堂。并从历史维度出发,通过纵向对比,运用丰富的史料讲述了从近代到现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如何一步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艰辛探索的。在此基础上,她强调:"中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现代化’的传言"。傅爱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坚定有力回应了课前问题,即‘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在数百年历史中,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傅爱斌在谈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时,她引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同时,通过与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横向对比,在大量的案例和数据的基础上,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本质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傅爱斌结合我国国情,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性讲述,勉励学生从自身出发,结合我校校情,理论联系实际,传承与弘扬好"修业文化"和"隆平精神",不怕苦不怕难,敢想敢干,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傅爱斌紧扣主题,运用横纵对比分析,佐以史料与数据为支撑,层层深入,论证有力,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的报告内容,寄语在座学生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她殷切的希望所有学生结合校情与专业特色,关注"三农"问题,以青春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编辑:简宾 )